聚发展“所需” 展统战“所能”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新建高速公路2660公里,改扩建高速公路637公里,按桥梁占比30%计算,采用工业化成套建造技术后,碳排放能降低至少993万吨。”
会议室里,安徽交控集团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杨大海工作室负责人杨大海正在开11月科研月会。与其他科研例会不同,这是安徽省首家省属国企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工作室特有的科研例会,参会者都是安徽交控集团高新技术企业——设计总院科研一线的党外知识分子。
杨大海工作室成员在做月度科研成果交流。安徽交控集团设计总院供图
借东风 赋能交通强国 凝聚科研力量
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就是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强劲东风。
强国建设,交通先行,高速开路。今年5月,安徽交控集团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工作室成立后,科研例会、七星大讲堂、直通项目组......成为交控统战力量服务高速建设的“加速度”。
戴玮是九三学社成员,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加入工作室后,戴玮擅长的工程数字化应用也成为高速公路工业化开发的助力。“在宁芜高速改扩建中,买球赛十大平台中国有限责公司用北斗定位与拉绳传感器解决了管桩施工中的定位与进尺问题。”戴玮和团队在施工管理和精细化控制上的琢磨,成为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的“神笔马良”。
这样跨领域的“牵手”成为交控统一战线服务交通强国的一次全新探索。目前,工作室已开展跨领域研究4项,聚焦于智能监测、智能制造和数字设计。
工作室成员参与设计的大别山红岭一号公路。安徽交控集团设计总院供图
聚焦点 科技“碳”路 发挥科研“乘数效应”
开源、节流、循环、革新、迭代,中国绿色交通探索几经更迭,但高速公路碳排放标准尚未建立起来。王祥彪在一次头脑风暴提出高速公路的绿色低碳设计应该有章可循。于是,关于安徽省高速公路碳排放标准和数据库的建设成为工作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事实上,因为工作室的纽带链接,成员们也有了围绕一个项目做多项研究的便利和协同。
“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磷石膏处治越来越难了。”吴磊磊爱琢磨固废资源利用,他的问题让工作室的张志峰来了兴趣。于是,张志峰拉着吴磊磊一起做了磷石膏高掺量地用于气泡轻质土。
一次工作室的闲暇碰撞后,有了全球首段高掺量磷石膏气泡轻质土路基在宁芜高速公路芜湖枢纽的顺利落成。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实现了100米的匝道路基比传统轻质土技术减少了碳排放近3000吨。
截至12月,杨大海工作室已开展两项低碳研究,并在设计总院逐步构建服务“双碳”战略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杨大海参与设计的芜湖长江二桥。安徽交控集团设计总院供图
搭平台 技术人员主导 强强联动建新功
创新是安徽最闪亮的名片。近年来,安徽交控集团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在高质量发展中为党外科研人员建立知联会、成立工作室。
一心做桥梁设计,半生心血铺在桥上,杨大海决定跳出桥梁设计,为年轻技术人员建技术交流的桥,与更多专注科研的同事们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都说我是建桥老师傅,但搭建人才联动的‘桥’,我还是头一遭。”开始做时,杨大海其实并没多少信心。于是,安徽交控集团统战部协助杨大海制定规章制度、梳理科研成果、申请资源配置......这座杨大海心目中的技术交流桥一点点有了雏形。
组织每月一次的科研例会,让原本不同领域、不太熟悉的技术人员能一起琢磨点事。
做攻关项目竞赛,“难啃的骨头”就联合起来啃,最后“骨头”成为工作室的“果实”。
给创新成果展示亮相的机会,工作室有一面墙,密密麻麻展示大家的工作成果。
给院里的年轻人培训,在内网征集大家关注的话题,为大家请专业老师,让技术人员的脑子与外面的世界碰撞。
截至12月,杨大海工作室已开展14项科研攻关、取得20项创新成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大海期待着他们的满园春色能真正聚焦发展“所需”,展现统战“所能”,成为安徽交控集团高质量发展中亮丽的风景线。(黄兰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